在一談就贏思維班許多的課後心得,都提到一件相同事情:對於談判的觀念是被顛覆,原來認知談判如此狹窄.意味他們上課過程中,是不斷被打臉;摧毀既有觀念,但我卻沒有這感覺,部分原因經驗淺薄未接觸談判這面,而從Alex的文章慢慢建立起來:談判是這回事.
但在進階班,我體會眾多同學的感覺:我臉好腫.被打臉原因卻是自己造成的.
上課前:三矢之訓
上課前老師給了我們一個題目,會依照我們所分享的文章選出課程的組長,而不公布誰是組長,並且該天招生成員會影響課程總分高低.
我研究老師的提示後,得到一個結論:這是場單獨又團體作戰的談判.所以我找人跟我合作,幸好當初老師出題目:有人嘗試做了公開性合作平台,很不幸地失敗了.失敗原因很明顯,部分自私或利他,或者更多(當下的我並沒有察覺).
雖然在那平台我給出合作訊息,但效果也是不明顯,不過我猜也是這原因促成第二次合作.在第二次合作裡,認知關於一人操作談判的侷限性:即使題目了解足夠,能藉由夥伴對談下發現題目下大家的細微操作不同,而這次認知,我卻沒有繼續推擬下,也導致接下來錯估.
就如老師說梗大家都能想到,但能做好是未必的.在第二次合作我們收集大概的方向:雖然大方向是對的,可惜是我們沒有做好.沒做好原因不是預料到老師題目怎做,而是假設大家已知題目下我們應該怎麼做.
當然上課前一天,對於組長題目收集,我開啟第三次合作,只是這合作最有趣的是符合老師上課的重點之一.原本合作目的是尋求共享資訊組員,但沒算到老師可以這樣安排組長,讓當天得知這消息的我,愣了一下!接下來更是有趣,我完全沒發現合作夥伴原始目的有來搗蛋可能.直到上課完後才發現.
上課當日,不到10分鐘確實已經知道四位組長中三位的題目了;在已知題目下,我是屬於普通乃至於沒分數的存在.而當下我詢問題目過程中,我少做一件事情:跟組長談判,或者讓組長知道你的好用勝過分數存在.
當我醒悟這點時,我如三國演義荊州被孔明奪走的周瑜:大勢已去.因為組長都有夥伴了,所以我轉換戰術把資料共享,讓大家可以更多選擇與衝突,讓局勢更亂些,讓我可能搭伙的隊伍分數與第一名差距小些.
最後這場作業,我只能說兵敗如山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