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課程-MTa_Level_2課程心得


這是一個更殘酷的生物競爭模擬。是模擬生物的起源,所有隊伍都扮演每一個生物始祖,要進化成該生物世紀的唯一贏家。每一次重開機,都會要求確實修改上世紀的錯誤:為什麼會贏與為什麼輸,及如何穩定化及開放化。


也是說在這一天的課程裡,每一組隊伍要有效率地處理每一個世紀代表的狀況,並且比其他隊伍更符合該世紀的生存法則,然而MTa的課程設計最令我驚悚的是它會證明你的團隊一直犯同樣的錯誤,直到你的團隊在無這樣錯誤才可能放你走。

好比是一位督促嚴格馬拉松教練,在每一場馬拉松練習裡,每當跑步姿勢歪掉,他就會往你身上加上一個車輪胎,直到你體會這種錯誤是無法承擔錯後,願意根本改正後,才會拿掉車輪胎。

然而這一天課程裡,我徹徹底底體驗什麼是頭號戰犯、等待被辭職的員工、忽然為並列第一名的黑馬、及最後失控的團隊。這一天,我興奮走進教室,蒼白落魄地捲蓋走人。

也許,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大戲劇轉折呢?是做對了什麼從墊底變第一?及是出了什麼差錯會讓第一名拱手讓人?

我想從當天最後的心情說起:迷茫!

我對於當天發生的經歷感覺到迷茫,我不知道要怎樣去處理:前一刻我認為對的做法,下一刻成果告訴我這是錯的;大家都認為對的做法,但卻沒有人照著做;當自身特質與團體成員不符合時,又該怎做;沒辦法預知是對或錯時,那我該承擔或隨流嗎;及這沒有完美單一解法。

因為需要的是不停地進化再進化,要做的比對方好、快,也可能要思考讓什麼是對手跟不上地方,如何借用對手的資源,造成彼此落差拉大。

那怎樣才能做到?當天的我感覺這是一體的,需要很多面限去處理,而目前我是做不到的。



經過數天的思考,回顧Alex老師對團隊的看法時才發現,其實這是我可以處理,只是少了依照人去思考方法。

Alex老師說在課程中,一直提醒我們要去檢核每一個決策下,譬如為什麼要把裁量權給他,他真的是最對的人選嗎?團隊氣氛和諧是對嗎?

其實這些問題起始點都是當下大家都犯的問題,Alex老師就直白點出來給大家。這也間接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都少了一個重點,缺乏看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的能力,也是看出哪邊才是讓豬也能飛的風口能力。

這堂課,Alex老師也說明他以前對團隊的帶法與現在要求自己的帶法期望。

以前Alex老師是採取主動引導團隊,由他看到風口直接引導團隊前進,而現在他是採取培養團隊跟上他自己能力讓團隊擁有判讀風口的能力,在彼此檢核下前進。

從前:Alex老師看到風口~>告訴團隊指令~>團隊出發
現在:Alex老師培養團隊~>團隊有能力看到風口~>彼此確認決策~>團隊出發


這為什麼很重要,我想因為Alex老師也會擔心當他陷入決策失誤時,這時候團隊反而會被他他帶往錯誤的方向而死亡。所以Alex老師選擇培養團隊,讓團隊成他的另一個Alex,讓這失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而這個想法讓我想到進階班中,Alex老師說過,如果一個人打不贏,那就一群人打。

也就是要回到團隊作戰方面。更精確來說是團隊分工下作戰。我將我一人無法處理的問題分工給團隊成員,而我所遇到的問題就是可以解決。

那要怎分工?我目前感悟是要角色、過程、心態的分工



一、角色的分工


為什麼要分工,因為誰也不能肯定自己所做的決策陷入錯誤,陷入自己無法知道的錯誤,陷入自己能力根本無法評估的錯誤所在,或者根本超越個人能力極限。

角色分工我把它分為戰略者戰術者執行者,而彼此要做的事情如下:


A.誰來負擔方向的決策——戰略者:最有價值的投資是?

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價值】,那些重點是我們需要的?而其中最關鍵是那些?

how:對我們而言,什麼最大的價值所在,對於我們增長最佳的投資是什麼?

戰略者重點是?時刻注意方向的修正,即使在片面的了解,也要給出一個粗略方向,及更多心思去修正。


B.誰來使決策落地化——戰術者:SMART 

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我如何讓決策可以讓大家明瞭與實際進行?

how:管理~>如何方法化、歸納化、效率化、細節化~>產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可以參考【SMART】

  1. 目標是具體的(Specific)
  2. 目標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標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目標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
  5. 目標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C.誰負責按照步驟快速組出來——執行者 專業與分享

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如何將他擁有技能標準化、迅速化、及分享化?

how:尋求可以擅長這現象的【專才】,並由他建構實行的標準或原則,讓這專才得以【分享】,讓其他成員得以自行處裡這現象。


而這些角色分工是為了讓團隊得以聚焦,先從戰略、戰術、執行一層層討論下來,讓團隊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這團隊的戰略、戰術、執行的操作者,避免產生孤兵作戰的可能。

二、過程的分工


這邊是要把時間的因素放入,把每一段時間要做的是事情放入去觀察


通常上:狀況~>問題~>定義問題~>測驗~>檢討~>定義問題
操作上:討論狀況-實際操作-緩衝備案要分成三大部分去控管總體時間。
             
然後在彼此內部的程序上應該為:
討論~>決議<~>檢核<~>執行<~>檢核<~>結果

其中最容易被輕忽的是檢核這關卡,這關卡目的就是要吵架、紛爭,要大家都站起來對上述過程有意見並給予提出,最基礎作法是這時間誰舉牌就要聽他說。類似日本車廠上,只要生產線上有任何人拉了停止鈴,所以生產線的人都要停下手邊任務,去協助處理問題。

再來是戰略者、戰術者、執行者的步驟

1.戰略者的產生三點策略   
         <來回溝通>               
2.戰術者的執行步驟三點 
         <來回溝通>
3.執行者的執行可能三點   

每個角色上產生三點是要讓大家得以聚焦在同一層面上去思考,而不是一定要生產出三點,目的是藉由意見不同來產生更有效率的方法。

完成這上所述的認知上兩點分工後,最重要是要認知三、認知


三、心態的分工


MTa目前有兩個等級,而等級一我是冠軍隊的成員,當時印象是過程是很消耗精力的,但感覺上愉快的,然後這次過程一樣是很消耗精力,但我的感覺是沮喪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次活動

在第一個活動,我很順利引導大家進入我預想的分工模式,結果在這分工模式下,我毫不知情下踏入第一個陷阱:你足夠了解你自己嗎?你了解的自己真如你認知的一樣嗎?你有辦法去避免這種自己不可認知的陷阱嗎?

而這種100%認為自己是對的錯誤導致浪費團隊該活動一半以上的時間,也逼使其他人浪費一半以上時間,該次活動失敗可說是我一人要承擔起60%以上的錯誤。也跟著其他隊伍一樣完成史上全班零分的奇蹟。(成就:零分的技術 達成)




也因為這現象,團隊內開啟檢討會議,也產生了決議:需要去尊重且傾聽有意見者的看法。而接下來的活動呢?有更順利了嗎?

第二次活動

結果是沒有,因為我們這次又撞到了第一活動瓶頸:眼光對,但手腳跟不上。這意味著我們戰略是可以,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讓這戰略如所想像實現。我們這團隊欠缺一些要素,才會倒這現象的產生。但當下的我沒有注意到。

因為我陷入另一個陷阱:當犯大錯時,你當下該做什麼才是對的?在之後行動,又該做什麼才對團隊是好的?坦白來說,我那時候下意識放棄戰略、戰術的思考,也是成為專心聽指令就好的「執行者」。

但我又犯錯了:我做對了選擇,但做錯了順序。而這錯誤導致團隊進度又嚴重落後。這好比是我預料到未來工廠會缺料,先行備料了,但沒有預估到工廠金流忽然出現危機,導致必須把備料拿去賣掉,再來生產。

活動結束了,本次墊底了。

此時的我,失去判斷的能力了。因為從結果來看,我是錯的。我應該乖乖安靜地聽從指令,做那些最不會出錯的支援。即使我有分析狀況及研討解決方案,但我不會出聲,因為我不確定我是對的。



第三次活動

接下來第三次活動開始了,我專心當組裝員,協助整理資源與組裝零件,然後多觀察隊友需要什麼,多動手,多出力。當下感覺很好,也很充實的愉悅。

這次活動,我們這組拿到第一,加上中午臉書按讚活動,楊院長突破框架地努力號召下拿下額外加分,成功並列第一名,這讓Alex老師看著分數表說:「這次大家的分數很拉鋸,好像沒什麼分數增長?」其實當下我們知道因為分數被我們吸走了!

而這次活動檢討時,我結論是我應該比較適合當聽從指令的組裝員,打算以此這想法去餐與最後一次的活動,也是決定本次課程輸贏的冠軍賽。



第四次活動

但失敗了,團隊過程進行地兵荒馬亂,每個人都很努力運轉,但就像過熱機爐,赤紅冒煙就快爆炸了,每個人都為自己手上事情忙碌,但沒有很好的成果。活動最後成果不到別人一半。別人是一台模型,我們是一條長長的積木。

我問我自己:我第三活動的結論是對的嗎?是錯的嗎?為什麼這次活動這糟糕?這過程是不是又踩入什麼陷阱?或者是根本是同一個陷阱?我思考得到的方法是對?還是錯?還是其他我不敢承認的錯?那什麼才是讓團隊成功的方法?

這當下,我迷茫了,因為我答不出來。因為我整天過程是不斷被推翻自己的想法,不斷地被成果證明我是錯的。我該怎辦?



活動後數天

經過數天的沉澱與尋求方法,我認為我那時候的方法是對的,但順序是錯的。也是說那時候我做的每一個決策可能是對的,但這決策的產生不是要由那時候產生,而是應該在適合他的時機執行。

譬如我前面說的要做角色與過程的分工,一開始要由戰略者做出判斷,但卻做了戰術者判斷,直接從計畫細節開始做起,忘記評估這計畫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即使做對戰術,也只是贏了地方,輸了國家的陽威利。

譬如我第三活動的結論,是做好一位執行者,這不能說錯,處於執行者時候,這是很對的思考,但在需要戰略與戰術時,這會導致錯誤。

PDER

當我了解為什麼方法一直被打臉後,又再度被MTa一階的我打臉,因為當初課程心得是:
PDER的團隊流程。

Plan
制定足夠實現的計畫

Decision
決策如何對待不同意見與可能

Review
檢討問題可能
超越期望

Expectation
找出更有精準的問題
讓自己有更有效地達成期望

上課前,我也是這樣複習自己。但這次課程為什麼我沒有去實行......

心態

因為我不敢了,因為我第一次活動犯下頭號戰犯的錯誤,所以我慌了,採取最不會導致錯誤在我身上的行動。眼睜睜看著隊友去出決定,把責任拋給他們,避免自己再度成為戰犯。即使這樣,第二次活動,我再次錯了。我更加確定不要扛責任的心態。是的,我逃兵了。

這時候回想,我想告訴自己的是要承擔起團隊的心態,每個要成功隊伍的是心態彼此分工承擔領導這團隊。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避這承擔,而拘泥於特定角色或安全角色。因為逃避,只是減緩心理上壓力的「好人」,但無法避免成為團隊失敗的「壞人」。

角色、過程、心態的分工,我想這是需要自己去督促產生,也是說這些原則是要求自己先做到後才可能去引導團隊去做到。並且要扛起這些帶來的衝擊。

的確,這是一件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假如因為自己放棄或扛不去的理由,讓自己的團隊發生無可抗力的事情時,這時候該抱怨那個裝好人的自己嗎?還是閃躲責任的自己?絕對不是看到某種隊員全部殲滅慘況的感觸

最後感謝Alex老師及行政團隊讓我經歷這棒與收穫的一天。
也感謝包容我犯錯最佳的隊友們:田克杰、Tracy Yang、Wing Chau、Tina Su、邱仕豐。

謝謝大家!


感謝承擔組長的灰兔隊長,100%合作意願的粉紅兔隊員,及總是不怕被討厭而當壞人的Alex老師


衍生閱讀:

老闆交代一件你不熟悉的案子,你就只能坐以待斃?強化臨場判斷力及問題解決不可不知的5大步驟

《PEP TALK:信心喊話的力量》── 從職場到家庭,讓我們成為一個能夠激發他人無限可能的強力推手

499之亂終於告一段落,我們該為中華電信的危機處理打多少分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